close

親愛的說書人來由~

 

/徐若鈞

/廖苡秀

前言

 

    對莊老師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時候上課,老師不讓我們用橡皮擦,因為每個筆觸都要留下痕跡,老師秉持著這種態度和精神一直走到現在,使得老師的作品一直在打破過去的造型、過去的風格,一直在突破自己。

    進入老師的工作室後,老師徹底體現了藝術無所不在這句話,從門口的擺設,房內的價俱、樓梯的設計到各種東西都能化腐朽為神奇,所有的東西經過老師的雙手,又有新生命的誕生。採訪開始,用最純淨的心,走入莊老師的藝術世界。


Q1.您為何接觸藝術世界?因為什麼事情讓您走進藝術世界?

我小時候就喜歡畫圖,可能我住鄉下(澎湖),喜歡捏泥巴,自己去挖泥巴,自己來塑國小三年級時,遇到下雨天,我們就到小溝去玩,看到糕餅貼著一個很漂亮的、有龍有鳳的貼紙,就覺得很漂亮,因此帶回去開始臨摹,後來就愛上畫畫。那時候就把龍跟鳳臨摹好幾遍之後,接著開始改變,到五年級時,我可以畫一百種龍,就是各種型態的龍。

 

 

Q2 請您分享您人生中各個不同階段接觸藝術世界的歷程」

    國中時,老師覺得我很會畫,就做了很多海報,每次海報比賽或是畫圖比賽、工藝比賽,我一定要代表學校去參加,那時候國中的時候,也受到很多鼓勵,因為無論是縣的比賽或是台灣區的比賽,都能得到不錯的成績,也有拿過不少次冠軍,那時候老師就跟我講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他說:「創作是世界的語言」這句話讓我牢記在心靈。

    為什麼是藝術是世界的語言?後來離開了澎湖後,就開始來找這句話的答案。國中畢業之後,我要尋找夢想,就沒有讀書,直接一個人到了台南去,邊工作邊學畫畫,在台南一年後,就搬到新竹,因為國中老師幫我在新竹介紹一個工作,而當我工作穩定之後,我就開始找附近的看有沒有在學畫,後來就找到東門市場三樓,剛好趙老師也在那邊教,那時候三樓那邊很多人在教圖,那裡算是新竹比較有藝術氣息的地方,很多人都在那邊學畫、教畫,因此我就去那邊報名,接著跟趙老師學到一些基礎,後來就在畫室的旁邊,自己成立一個藝術空間,畫室啦!就在那邊開始畫圖。當兵回來想說自己需要賺錢養活自己,因此又回到新竹,開始一邊工作一邊創作,那時候自己企圖心很強,就想要把自己作品放在比較好的展場,那就申請了台灣省立美術館還有台北市立美術館,還有文化中心,運氣不錯,三個都可以申請到展覽。

 

Q3 請您分享,影響您的藝術生涯的重要貴人,能夠接觸到他們的因緣和接受他們啟發的關鍵因素?這些貴人人影響您最大的人?

    影響我最深的,應該是達利,因為他整個思想,一些藝術的探究,讓你覺得他不斷的在改變自己,不斷的在自我突破,而我覺得這是藝術家難能可貴的,因為藝術很容易讓人家迷失,什麼叫迷失呢?就像說遷就於市場就比較會迷失,當你遷就市場的時候,創意會被群眾帶著走,假如說,你就像一個研發室這樣,不斷的在探尋自己的時候,他的作品會不斷的超越他過去的,達力跟畢卡索一樣。

    其實,人生活著要感謝的就是過程中陪伴你的人,例如你的朋友或老師!最重要的是妻子、小孩,因為他們是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那我覺得感謝太多人了,因為我的創作也離不開這些人,所以說我把整個過程的細節跟情緒,包括我腦筋所想的,都會融入在我的生活,都會融入在我的繪畫裡面,

 

 

Q4 您是否曾遭遇藝術創作的困境,當時是何種情況,如何突破和躍升的?回顧那段時間,對您的藝術世界有什麼樣的啟發?

 

    創作這條路,唯一最困難就是經濟問題,因為是純藝術的時候,收入會比較不穩定,我一直相信只要認真的人,老天爺一定不會虧待你,一定讓你會度過很多一些難關,那這一路來也很苦啊!創作,如果是瓶頸的話倒是沒有,但是對自己的要求是特別的多,就是說想要突破過去的一個造型!那我覺得說藝術的風格,跟你的性格有絕大關係,因此就覺得隨著自己的性格導致風格,我喜歡立體也喜歡平面的,所以到了四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融合在一起。因為長期都比較類似平面創作,那我覺得說開始木雕時,是一種運動,讓自己的筋骨稍微活絡一下,很不錯!

 

Q5 在創作主題上面就是除了家人以及個人生活過程外,還有哪些方向?


    我的作品常常以加人或是個人的生活情感來做連結。以這張作品來講的話,這張的主題叫「作愛需要一種溫度」,那我覺得說有時候夫妻相處的時候,那比較各自的理念不同,可能會產生一種分歧,那有一天我跟師母兩個人就有一點爭執,後來完了,後來就不講了,她就去睡覺,那我就覺得說心血來潮,就來畫一張圖,畫這張圖,希望說在這個過程中去體悟到什麼東西,那我後來有想到說愛真的需要一種溫度,有時候也不需要講太多,就像這是一男一女,相遇、擁抱,那她的嘴巴就像樓梯一樣,兩個靠近這樣,就不需要講太多,但是要有做的行為出來,那這個就是一個繪畫的典故。

 

    再來就是我接觸佛法是蠻久的,我認為在佛教這塊,讓我創作體驗到很多,因為我覺得佛教它是落實在生活上,然後把佛教的經典有所體驗之後,再把他放在創作上的時候,就蠻受用的,因為它是沒有邊界,也沒有障礙,你可以延伸出更多的一些想像空間出來。它是我的生活的一部分,包括說社會事件啊!包括說國際事件,種種問題讓我心有所感受,我會把他呈現出來。

    當我們人存在在這裡的時候,真的會在這裡嗎?就像說我站在這裡,但是我的腦筋裡面想到一個地方,那個地方的存在是真的還是假的?就像說你家是存在嗎?你現在拿給我看,確實是拿不出來嗎?只有在你想像裡面,那如果你現在想到你家的時候,我認為那是一種時間的分娩,就是說它確實存在但又不存在,但是如果你能夠在這個分娩的過程,達到充分的分配,你會得到更多的效益,就是說你可以一心三用二用都可以,那這張是在探討這個問題,時間的分娩,就是說我們不斷的在創造時間,然後跟空間的存在這樣,就是不斷的在延展,那也就是說我們的心有多大,你的空間、你的世界你的宇宙就有多大。

這一看就知道在畫什麼了,比如說現代人蠻依賴這個網路的,尤其是那個FACEBOOK,常用的LINE,然後就在生活漸漸發生,那他在發生的時候,那我們到底是在用他,還是它再用我們?就是有一點忙,五味雜陳嘛!當你打開手機的時候,你會趕快說有多少人按讚!這是它變成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你也可以利用它,也可以說被它綁住了,看你怎麼去取捨啦!其實每個年代,都會有我們屬於自己的算是玩伴吧!那這個時代不同,也衍伸出來跟這個時代的玩法也不同。就像我們小時候玩的就是彈珠啊!圓圈紙牌,慢慢慢慢也都不太一樣了,就是每個年代每個年代,包括到了你們這個年代的時候,要看到那些反而比較難了!但是電腦一打開就是大千世界啦!大數據時代,你要什麼就有什麼?包括醫療阿、美學阿、天文地理什麼都有。

 

Q6 您的作品除了油畫外,還結合那些其它的複媒?

    因為我們年輕的時候,玩了很多一些方法,比如說先貼在畫,或是畫完再貼,就是說結合各種素材這樣,那後來退伍下來以後,就開始以油畫為最主要的一個創作媒材,那到了去年,開始轉成壓克力。而結合木雕,那又更早了,就是在2008年的時候,就是把木雕跟油畫結合再一起,就是可以用拼的,其實這個是有一個典故,我們在海外展,通常作品就沒辦法帶得很大,後來因為,也就阻力變成助力,就把這個尺寸不會很大,但是把他用很多拼起來時候,就變得很大,所以說在海外展覽,就覺得蠻有效果的,又把它變成立體的方式呈現,更是沒人做到,所以說,像這個的發展是從2008年三義木雕館開始的,後來就到北京,就到世界各地展。

    其實像我也沒有也沒有學過木雕,但我是覺得說那應該是第一個就像說只要把不要的地方一直拿掉拿掉,拿到最後變成你想要的,就可以了!誰說這時候就要使用工具,那時候工具也沒有多少,很辛苦!到最後去請教別人說工具要怎麼用,慢慢就輕鬆了!把不要的拿掉。就是技法。

    那陶就不一樣,陶土就是我有做陶,比如說陶土是加法,你要的東西就開始這樣把它塑起來,

 

 

Q7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您還會做創作嗎?原因是?給年輕創作者的建議和一句話?

 

      應該會吧!因為藝術給我的感覺是一種生活,是一種態度,那我覺得說它讓我在生命中得到很多的存在的價值,我們在創作的時候,自己是很大的受益者,尤其在過程,那我們創作完,是很多人的受益者,因為他們在觀賞,而且他們能夠看到自己的真實面目,因為第一個我透過很多展,包括我第一次個展的時候,就是20歲那檔,是在社教館,我在展覽的時候,就有一個女孩子,差不多18歲,他看完我的畫展之後,他就走到我面前,他說你是莊先生嗎?我說是啊!因為我那時還很小,他就來問我說這個圖是你畫的嗎?他就說你怎麼可以畫到我們的內心裡面?他的眼淚就流出來了!那時候我還嚇一跳,我說,你對我的回饋真的超越了金錢的價值,後來我才知道說我的圖是可以讓人家感動的,所以說我就開始了延續這種對生命的探討,這個有一個很全面性的系列作品,包括在省立美術館,或是市立美術館,或美國文化中心,以探討人物為本質的一個創作重點這樣,做一個對於我們存在的現實狀況的一個創作。

   因為我認識佛,是我生命中最為寶貴的,因為第一個因為他不是一個很高深莫測,我認為祂是一個很生活的教育,就像如果你透過就像說兩千五百年前的時候,釋迦摩尼佛祂都能以一種生活的態度來教育他的弟子,找到自己內心的歸宿。那我覺得這種方法不是坐在講堂,坐在教室裏面講的,而是要回歸於生活,包括你的家庭、你的朋友、你的社會,那我覺得說這麼好的方法,需要我是從事創作的,我把它回歸到我的創作領域裡面,用這種生活的態度呈現出作品的一個面貌,為什麼人家去看我的畫展時候他會留下眼淚,因為第一個他就是看到自己,那很多人就是迷失了自己,很難看到自己,那這個時候他看到自己的時候,他會自我反省,自我反省的時候他會得到自己的立意,這個時候對他的生活應該是有所助力,就像我們這次世界巡迴展,每一場就有很多人在會場看完作品之後哭出來,那我們也感動說我們可以盡我們這份力量,那他也能夠找到自己的生命方向。

 



後記

採訪過程中,聽著老師各種樸實又生活化的字眼裡,蘊含的哲理。在莊老師的作品中,各種符號或是物像,都被老師透過自身的生命經驗與詮釋,賦予了更深一層的意義。

莊老師的影片超級有趣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S6Bi54ZEP0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藝術 藝術家 藝術創作
    全站熱搜

    Show的藝文趣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